2024 台北燈節趣味創意攝影比賽,燈會期間2/16開始徵件至3/8
元宵節提燈籠是傳統的民俗活動,在時空及科技的蛻變下,加入許多創新的應用,讓作品的創意與表現越來越特別。「台北燈節趣味創意攝影比賽」希望邀請民眾捕捉節慶歡樂的感覺,記錄下台北燈節多元趣味、創意十足以及賞燈歡樂的年節氣氛,讓美好的那一刻分享給大家共享這佳節時光。
最新訊息 / 2024-01-24
台北市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
台北市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
會員類型:團3
會員簡介
「北門相機商圈」位於台北市早期發展的許多歷史古蹟旁邊,早期舊稱「相機街」或者因位於博愛路與漢口街的交口一帶,故稱為「博漢區」,也有人將其混稱稱為「博漢區相機街」。北門相機商圈的範圍,以北門為起始點向南延伸至漢口街一段之博愛路,及介於中華路與重慶南路間之漢口街一段所圍塑之「T」字型基地。這裡擁有全臺灣最密集的照相器材行。聚集至今已約三、四十年,堪稱全國最獨特、最集中的相機街商圈。這樣的產業密集與專一性,可以說是全世界僅有的商業聚落模式,產品比日本秋葉原的 3C 商圈還要更專一化,全都集中在攝影相關器材的販售。
相機街隨著歷史的進程,一路走來見證了台北城的發展,更見證了臺灣攝影器材的發展。從清末日據初期,攝影技術引進臺灣後,相機在過去是種很昂貴的物品,一般人很少消費得起。在那早期的年代當中,一臺相機甚至是要用一棟房子、一千多臺斤的大白米,才能夠換得的奢侈品。由於當時「臺北城內」有不少的政府機關和媒體報社,加上靠近交通便利的臺北火車站,照相器材行因這些需要大量使用攝影器材的客戶而漸漸興盛。
除了購物便利,相機街商圈位處昔日台北歷史古城所在的中正區內,擁有北門、中山堂、郵政總局等文化古蹟,近年來相機街力求結合文化與攝影教學,意圖進一步將這個區域,發展成為擁有文化力度與歷史深度的「攝影文化園區」。 台北市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 聯絡電話 Phone 02-23114022 協會網站 Web http://camstreet.com.tw 電子信箱 Email camstreet.promo@gmail.com Traffic 交通資訊 捷運 台北捷運站6號出口、台大捷運站醫院4號出口、西門捷運站5號出口,北門捷運站,步行至商圈範圍內店家約10分鐘。 公車 漢口街:241、243、244、644、706 重慶南路一段:18、22、220、236、237、241、243、244、245 中華路北站:12、202、205、212、218 停車場 / 車位數 / 地址 中山堂地下停車場 / 440 / 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地下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停車場 / 101 / 臺北市信義路一段1號B3 台北車站西區地下停車場 / 216 / 臺北市北平西路3號B1(西側) 台北車站東區地下停車場 / 264 / 臺北市北平西路3號B1(東側)
相機街隨著歷史的進程,一路走來見證了台北城的發展,更見證了臺灣攝影器材的發展。從清末日據初期,攝影技術引進臺灣後,相機在過去是種很昂貴的物品,一般人很少消費得起。在那早期的年代當中,一臺相機甚至是要用一棟房子、一千多臺斤的大白米,才能夠換得的奢侈品。由於當時「臺北城內」有不少的政府機關和媒體報社,加上靠近交通便利的臺北火車站,照相器材行因這些需要大量使用攝影器材的客戶而漸漸興盛。
除了購物便利,相機街商圈位處昔日台北歷史古城所在的中正區內,擁有北門、中山堂、郵政總局等文化古蹟,近年來相機街力求結合文化與攝影教學,意圖進一步將這個區域,發展成為擁有文化力度與歷史深度的「攝影文化園區」。 台北市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 聯絡電話 Phone 02-23114022 協會網站 Web http://camstreet.com.tw 電子信箱 Email camstreet.promo@gmail.com Traffic 交通資訊 捷運 台北捷運站6號出口、台大捷運站醫院4號出口、西門捷運站5號出口,北門捷運站,步行至商圈範圍內店家約10分鐘。 公車 漢口街:241、243、244、644、706 重慶南路一段:18、22、220、236、237、241、243、244、245 中華路北站:12、202、205、212、218 停車場 / 車位數 / 地址 中山堂地下停車場 / 440 / 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地下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停車場 / 101 / 臺北市信義路一段1號B3 台北車站西區地下停車場 / 216 / 臺北市北平西路3號B1(西側) 台北車站東區地下停車場 / 264 / 臺北市北平西路3號B1(東側)
會員介紹 / 2020-08-24
全台最密集的相機街,北門商圈 快門閃光細訴歷史
「北門相機商圈」從博愛路與漢口街交叉口, 一路延伸到俗稱「北門」的國家一級古蹟「承恩門」,是全台灣照相與攝錄影器材行聚集密度最高的地區,也是世界少見專營攝錄影器材的商業聚落。舊稱「相機街」的北門相機商圈,見證了台灣攝影和民生經濟發展的軌跡。相機在過去是奢侈品,除了專業人士和富貴人家,一般民眾很少買得起。不過,北門相機商圈位於昔日的「台北城內」,附近的公家機關和報社都有大量攝錄影器材的需求,並且距離交通樞紐的台北火車站不遠,於是從1958年起,博愛路上出現第一家照相器材行之後,逐步形成以攝錄影器材和周邊產品為特色的商業風貌。影像記憶 重現風采位於漢口街的「長勵」已有51年歷史,成立之初,這附近的同業只有3家。身為「長勵」第二代的業務經理林秀娟表示,家裡原來在萬華開相館,看到這一帶公家機關多、有客源,因此遷移到此經營照相器材行。1969年創立「永勝」的陳勝次老闆回憶,當時街上的藥房、醫療器材行其實也不少;另外附近有攝錄影學會,開課程、辦活動,吸引了包括他在內的許多攝錄影愛好者。他就是因為來這裡學攝影,進而在這裡創業,投入照相器材這一行。1971年時,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兼驊陽照相材料行老闆林永祥剛退伍, 從宜蘭來到台北, 跟著親戚做照相器材生意。他回憶忠孝橋引道興建之前,北門和北門郵局是情侶相約碰面的熱門地點;當年論人潮最多、最流行的逛街去處,就屬西門町和中華商場;反觀博愛路因為公家單位和公司行號較多,下班時間後顯得冷清許多;知名的鐘錶老店金生儀則已經在漢口街和博愛路交叉口的現址,開業許多年了。林永祥說, 剛入行時,相機還是小眾市場,博愛路、漢口街大概就5、6家照相器材行而已。後來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,民間的消費力大大提升,越來越多民眾也買得起攝錄影器材了,博愛路、漢口街上的相機器材店一家接一家開張;後來,相機從底片走向數位,變得更大眾化,而且演進、汰換快,也為「相機街」的繁盛再添一股動能。賣專業、賣相機 也賣服務當時「相機街」的規模和名聲鼎盛,曾經有超過40間店家聚集在此,不僅成為國人選購攝錄影器材及周邊產品的勝地,連國外人士也慕名而來。「來這裡可以貨比好幾家,而且貨源、品項齊全,店家還提供專業的解說和服務。」林秀娟點出不論是專業人士或一般消費者,都喜歡到「相機街」選購的原因。「北門相機商圈」目前有30多間商家,各有專精和特色。但近年3C賣場、網購和照相手機的盛行,或多或少對商圈的生意產生影響。不過,反而刺激商圈店家更加強調專業性和服務品質。專業的現場解說、實品展示操作和售後服務,甚至與買家之間的經驗交流,是網購和3C賣場無法複製的優勢。許多攝錄影行家或高階產品買家採購攝錄影器材時,仍然免不了走一趟「相機街」。無論媒體界、企業家、演藝人員,也都曾親自到這裡選購。《今周刊》資深攝影主編聶世傑從業近20年,他仍記得剛入行時,「前輩說過要買攝錄影器材,去北門相機街就對了!」漫步現在的「北門相機商圈」,放眼可見經過統一設計、融入底片意象的商店招牌。這是2003到2005年之間,台北理處介入輔導的成果之一。「北門相機商圈」從此有了醒目的識別系統與整體形象,近年更以結合在地歷史與影像文化為目標,舉辦多項攝錄影比賽與一系列生活化的攝錄影課程,拉近跟消費者的距離,同時吸引更多民眾認識「相機街」和「舊城區」的歷史文化,無論是否對攝錄影有興趣,這裡都相當歡迎大家一起來尋找影像的記憶。
最新訊息 / 2020-05-21